
谈及挑选保险产品的方法,一些专业人士往往会说,“买保险就是买杠杆比”。那么,买保险为什么要看杠杆比?所谓的保险杠杆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有类似困惑的朋友,还不赶紧和小沃一起来了解一下。
保险自带的杠杆功能,让其在家庭财富管理中成了非常重要的财富工具。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净值人群中,三成计划增加稳定型投资,包括养老金、孩子教育基金,主要为信托、债券、债券型基金等;两成计划增加保障型投资,即消费性保险,抵御家庭与企业风险。
实际上,买保险要关注的点也体现了投保人对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入门看保额,中级保障责任,高级选手看杠杆比,且关注保险的杠杆作用意味着投保人已经开始进一步关注作为金融工具的方面,考虑如何通过投入最少的资金,转移更多的风险,获得更全面的保障。
同样是安全、稳健的保障,不同的人群对保险杠杆有着不同的需求:
普通家庭:偏向解决“病的起”,“养得起病”的问题,即健康状况可能导致的财务缺口;
中产家庭:偏向于转移家庭财务风险,“疾病之后保证收入与之前保持一致”和资产保值;
高净值家庭:偏向于解决资产保全和财富传承问题。
什么是保险的杠杆作用,杠杆率怎么算?
影响杠杆的主要因素:保费、保额,保费和保额的比例就可以称之为杠杆比,也叫杠杆倍数。简单来说,就是用户想要获得一定保额,如果需要付的保费越低,保障杠杆就越高。
按照保障杠杆的差异如何区分常见的险种?
当我们考虑保费杠杆时,可以用2个类型来概括:消费型保障和投资类保障。
消费型保障,包括我们经常提及的人身4大保险:重疾险、寿险、医疗险和意外险,其中杠杆最高的2大险种有:定期寿险和意外险,这一类保险的杠杆率最高能达到几百倍,花费几百元即可拥有几十万元的保额。
投资类保障,包括年金险,理财险,寿险中的增额定期寿险等,这类险种能保障发生风险后不仅有大额理赔款,之前的“本金”也能有效留存;通过杠杆原理发挥金钱的使用效率,达到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
185612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